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常见问题 > 燃气燃油锅炉正常运行规则

燃气燃油锅炉正常运行规则

2019-11-14

燃气燃油锅炉正常运行规则
 
锅炉正常运行时要求做到,锅炉内水位正常,蒸汽压力
稳定,设备运转正常,保持锅炉房的整洁,做好交接班工作,
加强对各机械设备和仪表的监察,确保安全可靠,防止事故
发生,注意节约用煤,司炉工定期总结操作经验,不断提高
运行水平。 
    1.给水要求: 
    锅炉水质符合GB1576-2001要求。锅炉给水应进行炉水
化学处理。给水总硬度不大于0.03毫克摩尔每升。要求每
班化验水质,做好水处理设备的维护保养,确保锅炉安全运
行。 
2.锅内水位 
    经常注意锅内水位变化,使其保持在正常水位(±40mm)
的范围内,不得超过用红线标记的最高或最低水位,水位表
内的水位一般有微微晃动现象,如水面静止不动,则水位表
内可能有堵塞情况,应立即进行冲洗。 
3.水位表: 
   每班至少冲洗水位表一次,使水位表保持经常性清洁,
确保水位清晰正确可靠。如发现玻璃板垫圈漏水,漏汽时应
压紧填料,如玻璃板模糊不清,或水位线看不明确,虽经冲
洗仍没有效果时应给予更换。每台锅炉装有2只水位表,若
发现其中一只损坏,应立即进行修理,如2只同时损坏,应
立即临时停炉,直到一只水位表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运行。
冲洗水位表顺序: 
(a)开启放水旋塞; 
(b)关闭水旋塞; 
(c)开启水旋塞; 
(d)关闭汽旋塞; 
(e)开启汽旋塞; 
(f)关闭放水旋塞; 
如水位迅速上升,并有轻微波动,表面水位正常;如果水位
上升很缓慢,表面水位表有堵塞现象,应重新冲洗和检查。 
4.给水设备 
a.所有给水设备装臵是否正常,应在交接班时运转检
查,如有故障立即进行修理。 
b.锅炉给水采取连续进水时,自动控制调节阀开度达
到细水长流,省煤器出口最高水温应低于工作压力下之饱和
温度40°C。如超过规定温度,用接到水箱的自循环管调节
水温,保证省煤器不损坏,如省煤器发现与箱壳之间的垫料
不密封而漏风,应用石棉绳嵌密或石棉绳堵死。 
5.蒸汽压力: 
    经常注意压力变化,尽可能保持锅内压力稳定,勿使汽
压超过最高许可工作压力。 
    6. 压力表: 
    压力表每班必须进行排水,查视压力表是否正常,如发
现压力表损坏,应立即停炉修理或更换。 
    压力表装用后每半年至少校验一次,压力表校验后应铅
封,如读数超过允许误差及其它影响压力表读数正确的情
况,应进行校验或更换。 
7. 安全阀: 
    安全阀应每年校验一次,校验后至少复跳一次,确定其
准确无误后方可加锁或铅封,并把起始压力、回座压力、阀
芯提升的角度等检验结果,应记入锅炉技术档案。 
    为了防止安全阀的阀芯和阀座粘住,每2-4星期对安全
阀作手动放气或放水试验。当提升安全阀手柄做手动试验
时,锅内压力至少是安全阀整定压力的70%。 
    8.设备的运行操作: 
    a 炉膛内正常的燃烧工况应是:火床平整,火焰密而均
匀呈亮黄色,没有穿冷风的火口,燃烬段整齐一致,从烟囱
冒出的烟呈淡灰色,炉膛负压保持20—30Pa,在正常燃烧处
于额定压力条件下,排烟温度为160℃。 
    b 必须不间断地根据用汽情况来调整锅炉负荷、调整燃
烧工况,保证锅炉汽压的稳定,用汽部门应与锅炉房加强联
系,用汽量有变时,最好能提前半小时通知锅炉房。当锅炉
负荷增加时,先增加引风再增加送风,然后加快炉排速度,
必要时可以增加煤层厚度。 
    当锅炉负荷减少时,先减慢炉排速度,然后减少送风,
再减少引风,必要时可以减薄煤层厚度。 
增减鼓引风量主要是通过开大或关下鼓引风调节门来达到,
调节完毕应保持炉膛负压在20—30Pa。 
    c 该锅炉宜烧Ⅱ类烟煤,小于3毫米颗粒不宜超过30% ,
最大煤块尺寸不超过40毫米,烟煤或劣质煤和无烟煤混浇
时,混和比例以保证着火为准,把煤混合均匀,并清出煤石
和铁器物。 
    d 燃料煤层厚度及炉排速度与燃料性质及炉膛温度有
关,大多数燃料在正常运行下,其燃料层厚度不超过180毫
米,对Ⅱ类烟煤采用较薄煤层较快速燃烧,煤层度建议为100
—140毫米,煤湿时宜采用厚煤层慢速燃烧。总之,燃料层
合理厚度随煤种而异,由试验来确定,与之相适应的炉排速
度,调风门的开度也随之而定下来了,定下来后一般不宜变
动,除非煤质(如水分、程度)变化很大或锅炉负荷有大幅度
改变时才予以适当调整煤层厚度。 
    e 煤斗内不能缺煤,随时消除煤斗内搭桥 (煤挤住在煤
斗内不往下落到炉排上)的现象。 
    f 燃料的水份越高,着火准备时间就长,对于高挥发的
燃料(烟煤)为了防止在煤闸门下面燃烧,在煤斗多加些水,
浇水多少应保证着火理想和煤不在煤斗内搭桥,一般以手捏
能结成松团为宜。 
    g 当煤进入炉膛后,应在距离煤闸门0.2米的范围内着
火,任何情况下不允许在煤闸门下面燃烧,不然容易烧坏闸
门,如果燃料距离闸门0.4米处才开始着火就算晚火。 
    h 若发现煤在煤闸门下面燃烧,并对燃煤适当增加浇水
量,并加快炉排速度。 
    i 发生“脱火”时,可在左侧看火孔处用拔火钩将后面
已燃烧的煤拔到新进入炉膛的燃料层上或投入木柴,加速其
着火。 
    j 煤层应在炉排尾部前0.5米左右燃烧完毕,灰渣呈暗
色,在尾部应保持一定的渣层,防止炉排直接暴露在火光下。
如发现红火渣层(包括暗红色未烧完的炭)堆积到尾部,应立
即拔火(把红火向前推),让其充分燃烧尽。 
    k 发现结渣时要打渣,渣块不能大于300毫米,以保证
其灰渣顺利进入螺旋出渣器,发现大块结渣及时打碎,并应
调换煤种,若前拱下两侧墙结渣,应开启点火门,进行打渣。 
    l 当火床上呈现火器或高低不平时,应耙平,消除火器,
保证火口平整。 
    m 运行时,应注意锅炉各部分有无特殊的响声,如有应
立即检查,必要时停炉检查,炉排如有卡住则发生调速器负
荷超载。此时,调速器安全离合器跳开,达到自动保护作用,
此时应进行检查,解除故障后,方可继续运行。 
    n 炉排下调整风门在一般情况下首尾调整风门开度较
小,第二、三、四调风门全开,第四调风门开度较大。调风
门开度调整原则是:调整首调风门开度以保证充分着火为
宜。第二、三、四调风门全开是保证燃料充分燃烧,第五和
尾调风门开度要以保证燃料充分燃尽。对于某一煤种来说,
经过调试使燃烧状态处于较理想工况,之后把煤层厚度,所
有调整风开度基本保持不变,只要煤种,煤层厚度,负荷改
变之后,才重新调整风门的开度。 
    o 燃烧后灰渣运行到炉排末端开始下落之后,螺旋出渣
器应连续开动出渣,筒内水位应以常保持在最高最低水位变
动范围内,防止高温煤渣影响出渣器变形,同时起水封作用,
防止冷风漏入炉膛。 
    p 排烟温度在165℃左右。